


8月1日凌晨,小红书公司就App在各大应用市场下架一事在官方微博发表声明,称小红书已对站内内容启动全面排查、整改,深入自查自纠,积极配合有关部门,促进互联网环境的优化与提升。高速增长的UGC内容对小红书的内容运营和管理机制提出了新的挑战。此前,小红书已先后从平台规则、品牌合作规则以及用户监督等多个层面出台内容治理措施,并推出了“小红书生态官”的举报反馈机制。
在这些负面新闻频发背后,是小红书的商业化迷局。这家于2013年成立的社交电商平台,先后获得腾讯、阿里大额投资,估值达到30亿美元;总用户数2.5亿,月活跃用户8500万,每日社区笔记曝光超30亿次。
随着风口一个个来临,小红书也多次转型,从工具到社区再到跨境电商,一直到最后的社区加电商。但这些都没有真正解决小红书的商业变现问题。
最新的消息是,小红书正在谈判筹集多达5亿美元资金,公司估值将冲刺60亿美元。但更多的资金能解决小红书商业模式变现难题吗?
2013年6月,小红书创建于上海。
当年,中国出境游人数逾9800万人次,首次达到世界第一(十年前位居第九),境外消费达1290亿美元,也位居第一。不过以携程为代表的在线旅行网站均将目光瞄向出境旅游信息分享以及机票、酒店等领域,在海外购物方面却几近荒漠。
大力布局跨境电商取得成绩背后,风险的种子已经悄悄种下。受相关规定影响,跨境电商最大风险是备货:一些海外大品牌往往要求国内跨境电商采用一次性买断模式,这要占用大量的资金以及库存(免税区库存成本相对更高);而在退货方面,跨境电商还没有非常完善的政策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