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17年下半年开始,已经成立四年的小红书出现又一次爆发式增长阶段,依据虎嗅获得的数据,其用户数从2017年6月份的5000万,上涨到2019年1月份的2亿用户;用户群体年轻化,70%为90后;渠道下沉,一二线。是未上市独角兽中的明星标的。这一年,小红书将重心从电商转移到社区,并发掘到明星的带动效应。
随着用户群体的增多,小红书不得不面临两个问题:一个是,如何保持内容的真实性;一个是,如何商业化。
对于前者,从公开资料及瞿芳的介绍来看,有品牌合作人扣分机制、用户举报机制、技术层面的筛选,“我们在不同的产品技术层面都在打击不真实的内容。小红书很难百分之百地验证内容真实性,但是可以把那些更有用的信息筛选出来呈现在用户的面前。”瞿芳说道,她也承认,目前小红书的规则还不够完善,需要更多时间。
对于后者,小红书对社区的商业化刚刚开始,上述的KOL风波是其商业化的必经之路。
作为一个社区平台,如何保持内容的质量又进行商业变现,这也考验着小红书管理者们的智慧。
瞿芳:小红书做自己平台的尝试初衷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个人,在小红书的KOL是从零成长起来的,我们要服务这些在小红书做了最多利他行为的人。这是小红书作为平台一直坚守的原则。
小红书对商业的态度,是让它更缓慢的生长,而不是心急地收割流量,这个态度如果把时间轴拉的足够长是非常明显的。我们所有产品的逻辑和最重要的决定都放在产品里面,这些是没有变过的。
小红书只有一个业务叫社区,电商是社区中生长出的商业化模式之一。我们的战略定位是用户,是价值的延展和用户的增长,在用户增长的规模上会增长出很多业务。
5月10日,小红书以公开信的形式,升级了品牌合作人规则。品牌合作人准入门槛提高到粉丝数量≥5000、近一个月的笔记平均曝光量≥10000。这直接将大量KOL挡在门外。
转型路漫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