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位网友如此总结。这话虽然毒舌了点,但起码承认了小红书的带货能力。不过,回归社区后初尝甜头的小红书,似乎并不甘心只做流量池,电商之心不死。在今年 2 月小红书的内部架构调整中,电商部门是升级的重点。
原社区电商事业部升级为「品牌号」部门,意在打通内容和交易,相当于官方为品牌投放软文,但要求博主标明合作品牌、推广笔记要注明利益相关等限制还是显示了小红书在社区商业化方面的谨慎态度,也难免影响推广效果。
更能体现小红书电商野心的,还是对「福利社」的升级,该部门升级后将整合商品采销、仓储物流和客户服务的全流程职能。今年 3 月份,小红书开始在微信内测一款名为「小红店」的电商小程序,主打平价爆款,用户可以通过分享赚取佣金,这种社交电商的模式似乎让人嗅到了一丝拼多多的味道。
然而,升级过后的小红书电商业务,暂时还看不出明确的定位,但小红书难以割舍完成从「种草」到「拔草」的商业闭环这个诱人的愿景是肯定的。
就内容社区而言,种草无疑是很好的切入点,但这个看似离钱最近的内容,真正要变现却不容易,与小红书类似的 Instagram、知乎、虎扑都不乏种草的基因,但都在商业化的道路上苦苦摸索多年依然不得其门而入,虎扑商业化做得最好的「识货」本质也只是个电商导购网站,知乎前不久模仿小红书上线的男性种草社区「CHAO」更像是一厢情愿,目前还没有溅起多少水花。
相比其他几个「同病相怜」的产品,小红书还有一个更严峻的「站队」问题。腾讯和阿里都是它的投资方,它一边与淘宝打通内容,一边又在微信测试电商小程序,自身的电商业务还与阿里有竞争关系,或许小红书还没到二选一的时候,但要保持独立性恐怕已经不可能了。安心为淘宝导流还是成为腾讯的另一个社交电商范例,小红书早晚要做出选择。
